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現今吉他作曲及技巧的改革者之一:Don Ross



Don Ross是加拿大境內眾多備受敬重的音樂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吉他演奏家之一.在1996年的九月,他作了任何吉他手都沒有做到的事:贏得享有盛名的美國國家fingerstyle吉他大賽冠軍第二次(第一次是在1988年)這個每年在堪薩斯州溫菲爾得(Winfield)舉辦的競賽,贏得的不僅僅代表的是無瑕的技巧,更顯示演奏者的音樂同樣在情感及張力上有極高水準的演出---這就是Ross風格的典範.

身為蘇格蘭移民的父親與密西根州當地人的母親的兒子,Don在1960年在蒙特婁一個音樂家庭中出生.他第一次嘗試空心吉他獨奏的可能性是在他八歲的時候.大約十歲時,他開始利用調弦法去探索fingerstyle的技巧,右手的訓練與古典吉他演奏相似.表演他自己所寫的原創音樂,同時發展個人風格,Don在樂器上自學的過中一直激勵他跟隨自己音樂的直覺.這個結果導致了一個未經分類的音樂型態,有別於爵士,民謠,搖滾與古典音樂.當被人問到是什麼樣的音樂類型是,Don通常將他分類為"Heavy Wood"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Ananye/25089417

Trace Bundy - 獨立苦學的原音吉他忍者

Trace Bundy 是個獨立的音樂人,他的表演通常是受到大量樂迷所驅策促成,一旦有樂迷連繫接洽便會安排演出,在他全心投入音樂事業之前,還曾經是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的機械工程教授,Trace Bundy 目前的吉他現場演出多半是在科羅拉多一帶(Boulder, Colorado),由於他那變幻莫測的手指點弦技巧,而有了『原音忍者/The Acoustic Ninja 』的封號。他的一些演奏影音被上傳到 YouTube 也締造了極高的點閱率,受到了莫大的迴響,最熱門的像是翻彈 Backstreet Boys 著名的 "I Want It That Way" 這首歌以及使用手指點弦技巧來彈奏卡農等等。


Trace Bundy 歷年出版的作品包括了1999年個人首次發行的唱片- O Night Divine,該張專輯主要匯集並重新編曲演奏了傳統聖誕歌謠,而 2000年一月份所發行的第二張唱片- Solomon's Splendor 則囊括了他個人早期的所有原創歌曲,接著是 2004年所發行的- Adapt 專輯,涵蓋了
全長56分鐘的 CD 錄音作品以及全長將近70分鐘在 Flatirons Theater的DVD 現場錄影作品,Trace Bundy 在 YouTube 影音分享網站上廣傳流傳的許多短片便是出自這張 DVD 的剪輯。2007年又發行了一張名為 A Few Songs For Christmas 的EP唱片,2008年再度以 CD/DVD 的雙重主題發行了名為-Missile Bell的專輯,其中的 DVD 是2007年在 Boulder Theater的全程錄影,CD亦將在不久後問市 。以上唱片皆由 Honest Ninja Music 製作發行。 





一次用5個CAPO的一首歌,只能說酷啦



資料來源http://guitar-city.blogspot.tw/2008/09/trace-bundy.html

自幼學習吉他的音樂天才 鄭成河


鄭成河韓國指彈吉他手,自2006年通過YouTube上傳自己的視頻以來而在世界範圍內開始著名。他通常需三天時間來學習一首新歌並完成編曲,隨後將錄製好的視頻上傳至YouTube[1]。風格以藍調為主,也會翻彈經改編後為藍調的歌曲,擅長利用吉他製造出打擊樂器的效果。鄭成河並非出身於音樂世家,而是自學成才。與湯米·艾曼紐押尾桑Ulli BögershausenTrace Bundy等大師合作過。
2008年,小野洋子發現了他的演奏影片後,在部落格內讚賞有加,使他人氣飆升[2]。2009年2月在首爾開辦首場音樂會,目前已出版兩張專輯《Perfect Blue》和《Irony》。在第二張專輯中鄭成河有自己原創的作品出現。2012年3月7日,首次上傳演奏電子結他的短片,演奏歌曲為《Canon Rock》。





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吉他達人董運昌


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並前往美國百克里(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音樂學院短期進修。曾師事林慧哲、陳郁官、顏志文、劉建志等名師。於大學期間擔任吉他社社長,推動校園音樂,引領起一股南台灣音樂熱潮。



曾獲得第八屆大學城全國大專創作歌謠冠軍及最佳編曲獎、第四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冠軍及最佳創作獎、第六屆青春之星第三名及青春之星金手獎最佳吉他手、第一屆 行政院環保歌曲創作比賽優勝獎、第十屆以及第十四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獎、並榮獲第十四屆金曲獎流行音樂製作人提名。 1996年以一把吉他,在SONY唱片旗下發行了首張個人演奏專輯「聽見藍山的味道」,為華人音樂史上第一張鋼弦吉他創作演奏專輯,之後陸續發表了「城市冥想」、「那年我們彈吉他」等演奏專輯, 2001年加入風潮唱片並發表了「第三十三個街角轉」、「Happy Way」等作品,2006年與歌星楊耀東合作「Mother's Happy Day」雙CD專輯、2008年發表「在第三十三街角與你相遇」樂譜書+CD+DVD,2009年與陳雅慧發表「那不勒斯藍色夜」吉他與曼陀林專輯,此專輯榮獲第21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最佳作曲、最佳製作人等三項提名。2010年發行「董運昌獨奏精選」。
董運昌也是一位出色的職業吉他手,曾參與過為數不少的流行唱片錄製與編曲,例如:謝宇威、孟庭葦、曾淑勤、張惠妹、陳綺貞、楊乃文、順子、莫文尉、那英、江美琪、江蕙、鄭進一、紀曉君、楊耀 東、許景淳、李欣芸、陳冠蒨、萬芳、任賢齊、張永智、王若琳、…等等。與主流、非主流歌手同台合作演出的經驗更是不勝枚舉,除了吉他音樂之外,董運昌更編 寫多種類型的跨界音樂,曾合作唱片或演出的演奏家有范宗沛、馬修連恩、陶笛阿志、凱文柯恩、王明華、鄒世烈、陳雅慧、詹佳琦…。作品散見於新力唱片、風潮 唱片之大自然、香草與陶笛系列專輯之中。目前董運昌與幾位音樂好手組成樂團經常參與各種性質的表演,例如:宜蘭文化中心演藝廳、東海大學藝術季、台中國際 音樂節等、清大藝術季、金瓜石礦山音樂節、台大行雲流水系列音樂會、行天宮音樂會⋯皆頗受好評。

近期發表「董運昌吉他獨奏精選」CD+DVD、與曼陀林演奏家陳雅慧合作的“那不勒斯藍色夜“。


董運昌老師算是在台灣最有名氣的吉他手之一
來個他的作品吧






資料來源http://donguitar.com.tw/

天才型的吉他演奏家Andy mckee


安迪·麥基〈Andy mckee〉(出生於1979年4月4日,托皮卡堪薩斯)是美國 指彈吉他演奏家,目前簽署的美國唱片公司Razor & Tie
他的演奏和他的作品風格為他贏得了相當大的國際粉絲支持。在2006年年底,他的現場演出招牌歌曲 “Drifting”成為了視頻YouTube  MySpace熱門點閱 ,達到超過48萬的觀眾並成為收視率最高的音樂片段之一。少數麥基的其他歌曲如“Rylynn”超過22萬次,YouTube上經歷了顯著的成功。同樣,麥基的翻奏“Africa “達到900多萬但突然被Candyrat記錄移除

生活和事業

13歲麥基的父親買給他第一把吉他Aria nylon。最初是因為吉他課程使他深刻印象,麥基的表第電吉他演奏激發他繼續學習。在他的16歲生日,他看到住在一間診所吉他演奏者普雷斯頓里德。麥基後來又買了里德的教學錄像帶,並開始學習更複雜的吉他技術,同年他也獲得了中學學業。他受以下吉他手的影響,Michael Hedges , Billy McLaughlin , Pat Kirtley , and from Passion Session by Don Ross,而中學畢業後他又繼續自學吉他。


ㄎㄎ來po幾個安迪·麥基的經典作品











資料來自英文維基百科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日本當紅的吉他英雄:押尾光太郎

押尾光太郎(1968年2月1日)鋼弦吉他手,日本大阪出生。身高183公分。他的創作被區分到許多領域,如POP、NEW AGE、JAZZ之中,技巧包含了fingerpicking、slap harmonics、precisestrumming。曾受到中川砂人(Isato Nakagawa)、岡崎倫典(Rynten Okazaki)兩位老師的指導,深受美國知名吉他手Michael Hedges的影響,本身風格除了具有節奏性之外,也保留了中川砂人的低音及旋律性特色,而創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在日本及其他國家闖出了一片天空。

經歷

初中二年級開始學彈吉他,學生時代曾經在五つの赤い風船中成員中川砂人(Isato Nakagawa)的吉他教室中學習。高中畢業後,一度前往東京居住,處了在專門的音樂學校學習,還參加了岡崎倫典(Rynten Okazaki)的吉他教室。在那裡也受到了同是吉他演奏家的小松原俊(Shun Komatsubara)的影響. 回到大阪後組建了樂隊,樂隊中押尾光太郎並沒有擔任吉他手而是根據樂隊情況不情願地擔任了貝斯手,樂隊解散後隨即開始了自己一人作為吉他獨奏家的音樂旅程。

這些都是官方資料啦~初學彈指的人都離不開押尾的曲子,帶著自創的指法:押尾指
曲風有日本式的華麗感。在吉他上演奏出來了讓人以為是一把吉他不可能同時演奏出來
的音色,這裡面融合了力量,溫婉,柔美,受到了大家的接受和喜愛。他的作品
被廣泛地用在影視背景音樂中。我們來聽聽幾個代表性的作品吧!








資料來源:wiki維基百科